某個平凡的一天,泰倫斯說來去 Annupuri 滑 Gate。
好啊。
理論上從 Hirafu 切過去會是進 Gate 1,
但那個時候技術還有待加強,總之我們先進了 Gate 8。
其實我比較喜歡 Gate 8,如果只是為了玩後半段的天然半管,
Gate 1 也是得搭四號纜車,都上去了不如進 Gate 2,
從現在的角度來說,當然是 Gate 2 阿這有什麽好懷疑的。
在 Gate 1 也是滿多回憶的,
第一次被帶過去是走右邊山坡,那天用 capita DOA 加上技術不夠,又是大鬆雪,
各種卡在路上,幫自己QQ。
後來就發現喜歡谷底的天然半管,喜歡早早切下去玩,
雖然隨著滑得越多,對雪崩也聽得多,就越害怕,
深深覺得應該去上雪崩課程才對...
這是在把歐普雷雪褲換掉以後,隔兩天跑去Gate 8,
覺得自己狀況好到突破天際,早就應該把雪褲換掉了嘛。
難怪之前狀況有夠差,都被雪褲束縛住了,都是歐普雷的錯。
Gate 1 稍微下一點也可以切進左邊樹林,
只是這段比較不常走,也從來沒有從上面就直接下左邊樹林,
因為這邊是 heel side,比較累...
後段比較緩的地方也不錯玩,速度帶著一路衝,
小 bumping 之類的一定要上,各種好玩。
雖然,記得一開始在滑 Gate 1 其實滿常摔倒的,
沒什麽特別原因,單純就技術不夠控制能力不夠好,
而以台灣人來說,要達到這個標準,其實也並不那麼容易。
回到一般雪道以後右邊的小溪流,或是再更右邊的小樹林也滿好玩的,
比較喜歡小樹林,如果肌肉還有力氣的話。
小樹林帶著許多小地形,小bumping,
整趟路需要帶著速度,不然會卡關,
眼光放遠,下半身放軟,一路主被動加壓,實在過癮。
不過春天濕雪以後在這裡就滑得很痛苦,非常燒肌力。
Gate 2
以後見之明來說,Gate 2 才爽啊,只要手裡有高度做武器,就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
想滑那塊大雪壁也好,直接滑到稜線上也好,
感覺應該也可以滑到 backbowl,哎想想真的是流口水。
春天了,雪崩報告天天都在嚇你,
又說要小心 Glide Avalanche,這個東西出現就沒救惹,記得避開谷底,
最好不要比樹線還低,反正看得很害怕倒是真的。
那天跟阿簡跑了 G2,覺得好爽,三月還有這種雪都是賺到,
覺得對雪崩認識太少,之後是該保守一點,
至少晴雨雪晴雨的雪後不要上山,
在大雪坡上面不要追逐 first run,有人滑過總是安心一些。
看了看 Gate 2,臨別依依。
第五十二個滑雪天,滑南峰西南稜的小支稜。
迷你可愛,樹林不疏不密,一路可以下到最後,然後出去,
三月下旬的雪況已經爛爛的,想不到這裡還能找到30公分鬆雪,
真的超爽,尤其技術進步以後更是如此,
三月以後根本沒好雪,唯一的一場雪那天在考試,可惡。
所以在這裡撿到這堆鬆雪實在太爽,
那天狀況好到突破天際,完全知道自己每個彎在做什麼,
隨心所欲,力量隨傳隨到,完美的一天。
滑了四趟,稜上多了四道板尾,只有我一個人滑過。
最後一趟山頂纜車關了,從 Gate 8 進去努力橫渡,也還是順利接到稜線,
然後在稜尾一個平凡無奇的地方,一個 toe turn 做不出來,就撞樹了...
我覺得就是累了,沒有其他原因,
這個彎沒有難度,應該要做出來的,但就是沒做出來。
閃過頭與身體,大腿狠狠撞了一下,
趕緊檢查自身狀態,太好了腳還可以動,然後在稜尾一個平凡無奇的地方,一個 toe turn 做不出來,就撞樹了...
我覺得就是累了,沒有其他原因,
這個彎沒有難度,應該要做出來的,但就是沒做出來。
閃過頭與身體,大腿狠狠撞了一下,
休息好一陣子,重上binding,用後腳操舵慢慢滑出去。
儘管難免遺憾,但這天真的太完美,美到現在回想嘴角還是掛上微笑。
##
Gate 7
相對起來就沒有特別喜歡Gate 7。
比較喜歡進去以後沿左邊一路走,然後回到溪谷滑天然半管,
對於那些大石頭與天然跳台實在沒有吸引力,勇氣也不足,或許是梁靜茹聽得太少,
而在滑到末端下面的地方繼續左切那塊平緩平台滿棒的,
風景優美,在裡面靜靜地滑行已滿足,
不過得要春天才行了,雪況太好進去應該會卡死。
而,在二世谷最深的一場雪就在 Gate 7滑的,深及大腿,超爽。
後來三月就少去 Gate 7 了,或許哪天回去看看會有不同的體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