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南
一個如流星般燦爛 卻也如流星般短暫的選手
從職棒七年開始看球
看沒多久兩聯盟開始惡鬥 棒球幾乎停擺
只有很少很少的時候會在總冠軍戰注意一下罷了
認真說起來
真正被棒球吸引是在2001年世界盃 也就是再出發那次
那時第一場看的比賽就是中荷之戰
中荷之戰的先發投手 名字叫做蔡仲南
我還記得我是看重播的
國三的小朋友半夜不睡覺
看著蔡阿甘一K一K又一K
完全把打者玩弄於股掌之間
加上這麼特殊的投球姿勢
心裡頭就這麼對這個投手崇拜了起來
這是影片
後來蔡仲南加入農藥隊的新聞也是很大
頂著中華職棒史上最高簽約金六百萬的選秀狀元光環
創下至今仍是極大障礙的新人開幕六連勝
同時產生蔡仲南效應 讓農藥在之後幾年內成為人氣第二名的球隊
其實蔡仲南在1999年就已經一戰成名了
阿甘跟松板大胖的經典投手戰至今仍然值得回味
大胖面對的是1A等級的打者
但蔡阿甘面對的可幾乎是日本職棒一軍的打者
難纏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但蔡仲南絲毫不怕 完全地宰制日本的打者
99到01年 大概是蔡仲南的全盛期
這個時候的他
有著145+的速球 以及從二樓掉下來 時速高達135的指叉球
說他當時指叉球有大聯盟等級 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蔡仲南的投球姿勢是一絕
沒有任何人跟他一樣 也不會有任何人跟他一樣
抬腿 軸心腳大幅度下壓 身體挺直伸展 再把身體用力往地上壓
我相信很多人一定都學過他的投球姿勢
當然 我也是這很多人當中的一個人
只可惜他的投球機制無法讓他承受長而密集的出賽
肩膀受傷--養傷--又受傷--最後改姿勢
但改姿勢的結果 就是讓他最迷人的指叉球消失
而且當時下改姿勢決定的投手教練--佩卓
也不曉得為什麼改到一半就回國
蔡仲南只能自己慢慢改 慢慢試
所以每年都在上演指叉王子復活記 卻每年都只聞樓梯響
要是他有機會去米國
米國教練會設法讓他在維持指叉球品質的狀況之下
將身體強度增加到足以負擔職棒的強度
這些都是後話了
蔡仲南會不會復活 誰也不知道
說不定只有那麼1%
但就算只有那麼1% 我還是希望蔡仲南可以復活
再度屠宰兄弟也無妨
蔡仲南
一個如流星般燦爛 卻也如流星般短暫的選手
在中華職棒來來去去那麼多選手中
或許他會是我永恆的記憶
我心目中的蔡仲南
永遠是那個只丟速球跟指叉球 控球很糟糕 但卻能丟一堆三振的
那個大投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