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ur 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道風景 |
永遠或許太遙遠,但我應該會記得很久很久,關於我的第一個 S turn
那是和阿蛋去富良野的聖誕節,喔對還有她男朋友。我:.........
前兩天幾乎都在最下面那條綠線度過,
heelside toeside 落葉飄,heelside toeside 分開轉彎,
但就是沒辦法連起來,夜滑還摔了肩膀,是夜不舉,我是說肩膀。
第三天大家去逛山,說什麽也要跟去逛,
一群...其實彎也還連不起來的新手們,滑那條紅線聯絡道過去,
聯絡道是新手天敵,尤其還有點陡,都想為我們的勇氣鼓鼓掌了。
也不知道原因,總之 Summer 就被找來支援了,
也就在那條紅線上,跟著"看我看上面"的口訣,轉出了自己的第一個 S turn。
板底傳來的回饋實在太美妙,原來 S turn 是這樣的感覺,
紮紮實實地轉了過去,所有的一切。
Jack 教了我兩天半,多數時間都是他在教學,
但大概就因為這第一個彎,這個正式踏入 "滑行" 的第一個轉彎,
總是覺得 Summer 是我的啟蒙教練,因為學會了轉彎。
從 Annupuri 山頂俯瞰前路 前路盡是可口粉雪 |
##
時間再推到更久以前的匹茲堡。
殺豬人說,來啊我們來滑 Snowboard 啊。
來阿 Snowboard 這麼簡單,我是天才型滑雪選手,來啊。
然後就在履帶的綠線一路滾下山了。噴了十幾二十次,信心盡失。
我覺得隔壁殺豬人一定先故意冷眼旁觀,此時才走過來鼓勵我再上去一次,
這次他牽著我的纖纖玉手讓我有依靠,去感受edge的滑動與煞車。(請支持多元成家方案)
然後就突然抓到 heel side 的感覺了,連我自己都感到意外。
第一次的雪板就這樣在半天冰面中結束,摔了...算了我都不敢想了,
重要的是,在更衣室我看到有人掏出一塊屁墊真的超不爽,
靠盃喔這塊是多貴又不是買不起是不會講一下嗎?
喔,我想說以後你又不一定會滑。
結果我真的開始滑了,可能我們都沒想到吧。
爬上山頂的朝聖之路 |
##
之後遇到小彤,開始了從 beginner turn 進階到 sliding turn 的漫漫長路。
我覺得我學得還不錯,
當初在苗場第一趟滑下來壓力好大,怎麼大家都這麼會滑,
要求大家說說自己的目標,只有我和小蝦米野心最小,在紅線把 S turn 做順。
不是說大家不認真,而是我們兩個比較努力,
鼻子摸摸下去蹲馬步,後來進步的幅度也讓我自己非常滿意。
與其說是教練的價值,或許我們可以稱為大姊姊效應,
亦即,教練只要是大姊姊就會進步得很快,
就像 Summer 只教半天就開竅,像跟小彤去 kagura 就瞬間跳一級,大姊姊效應。
(也許16歲以上2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來教,進步得更快......)
襯著夕陽走 super ridge 回家是奢侈的享受 |
##
扯遠了,前面完全離題。
於是最終還是決定來二世谷,
每天就是出門練習,出門練習,在正常雪道練習,偶爾跑跑黑線。
大概前十天左右練得非常沮喪,覺得自己根本沒有進步,
最沮喪的莫過於在紅線轉 heel 還是轉不好,
sliding turn 永遠是 chuckchuckchuck turn,美送。
這個老問題從一年前就有了還修不掉是三小,可惡。
二世谷的 skier 遠比日本其他地方更多,
加上被小手開嘲諷,說他在野澤滑 ski 好爽,沮喪到覺得自己乾脆怒轉 ski 算了。
其中在技術不到的時候還跑去 Gate 5 偷偷玩一下,結果大摔一個回來...=.=
幸好沒有很嚴重,運氣差一點雪季就結束了。
鼻子摸摸回去蹲馬步,乖乖練基本功,
努力總是會有回報,某天突然開竅,突然弄懂左腳該怎麼用力,
突然可以把 heel 收起來,覺得頗滿意。
焜尉也來二世谷玩,而他們團剛好有個,也只有一個 SB 的女生,
和 Lois 一起玩了兩天,一起去 Gate 11 探險,雖然後來就很常來了...
就這樣滑行與摔倒,就這樣靜靜躺著,
在鬆雪堆中看從天而降的億萬粉雪,我幾乎願意這樣躺下去。
在Gate 11 的樹林中仰望雪花飄落 時間在此凝結 |
後來被壞朋友被帶進 Gate,見過世面以後就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
此後便開始了一早先去 Gate 打滾,下午回雪道苦練的狀態,
"下午回雪道苦練"的意思是,下午回雪道練一趟覺得自己很辛苦,就回家吃晚餐了。
和 Tenence 去 Gate 的那幾天相當愉快,每天出門滑雪就對了,
非常想念一月下旬的那幾場好雪,天天有鬆雪可以滑,
還去了好幾天的 first lift,清晨六點多起床就是衝一發,我自己都佩服自己的堅強意志力。
Vincent 總是喜歡去 Super ridge,
對那個時候的我來說,Super ridge 真的太陡了,技術不足應付那塊大雪坡,
或許現在可以,或許不行,但三月雪況差了也無能為力。
滑 first lift 要說獲得什麽,或許礙於當時的技術不足,爽度有限,
但和許多人一起黎明即起,一起衝一發,一起在陡坡鬼吼鬼叫,
管他哪麼多,滑雪就是要有氣魄,滑到連雪都怕你。
Gate 2 的大稜線 滑稜線各種可口 |
##
於是在上半場最後那幾天,幾乎天天有好雪,
也只好天天泡在 Gate 裡面打滾,真是幸福的"只好"。
總共爬了四次 Annupuni。海拔1308。一等三角點。
展望兩好兩壞,根本是羊蹄山神的恩賜。
其實還是滿...令人神往的,
覺得很想去 backcountry,各種想,
Gate 大概算是不用走路的 backcountry,可是還是少了點味道,
我喜歡的 backcountry 偏 crosscountry 這種形式,
越野單車如此,滑雪亦然,
這也是為什麼很喜歡去和田小屋那段路,
或許未來某天還是會去滑ski吧。或許。
纜車關門前與山頂的最後一面 這天夕陽真美 |
##
下半場
過年在家軟爛,肌力應該衰退不少,
抵達那天在 annupuri 滑了一下,覺得腳感不錯,馬上就又進 Gate 打滾了。
結果隔天(3/1)就收到通知:ㄟㄟㄟ三月六號要考試喔。
我:...........
本來已經根本沒打算考了,
粉絲團問了不回,寄信不回,
最糟糕的是要報名就是得寄信用卡授權書,寄出去後選擇權就不在手上了,
結果就...全班都是 3/1 才收到考試通知,我難過。
運氣不錯,和 Jamie 練習了一天,
和 Vanessa 練習了一天...呃其實練了半天因為下雨就怒去泡溫泉了,
縱使對歐普雷頗頗頗頗頗頗頗頗頗頗頗有微詞,但大家一起加油。
我認為這是我的錯,當初看到信用卡授權書是歐普雷就不應該報名的。
被小蝦米照三餐酸。 小蝦米:早就跟你講不要報了你還報,活該。
酸得我毫無反擊之力,我難過。
然後也沒考過,滑行過了教學沒有,
沮喪了幾天,之後再接再厲,要怪的理由伯太多,不如都怪歐普雷吧。
Gate 5 最終沿著纜車一路下滑
|
##
後來女性的就來了。
認真說,教練雖然沒考過,
但倒是學會不少東西,突然之間開了天眼,
例如,這應該是女性的第七個滑雪天,開始在轉很不順的S型,
用專業一點的講法好了,開始從 beginner turn 進步到 sliding turn 的漫漫長路。
以前都只知道他轉不好,可是我也不知道哪裡轉不好,
三天課程結束後突然之間就看懂了,咩居克,
題外話是他的站姿好到不像第七天的新手,
他說:喔因為 Selena 很要求這點,不厭其煩地叮嚀。
以第一個學生,然後我這種愛教不教,開嘲諷比教學認真的0.1筒水教練來看,
三天以後他的進步幅度真是驚人,
把練習拆解開來一步一步做,成效如此,這套系統的威力令人折服。
以後見之明來說,我應該用 guffy 跟他滑的,此時不練 guffy 更待何時?
雪況太粉 於是冷風砌成了雪丘 |
##
小彤工作結束後也來二世谷。
第一天,她打算跟他同事一起滑,
那天早上睡晚晚,想想去 Gate 11 巡個田水好了,
結果就在 Village 聯絡道遇到小彤惹,這樣也遇得到。
Gate 11 沒開,鑽一鑽紅黑線間的樹林也好,
山頂纜車沒開,於是跑回 Hanazono 玩耍,鑽了幾趟草莓,爽爽的。
隔天跟小彤的"朋友"滑,結果到了現場一看是阿簡,呃。
小彤:這是大鯨魚。
阿簡:可是他說他叫小fighter!
我:......呃
那天又跟三個女生一起滑了,無限美好。
其實小彤一句:你進步超多的。
勝過千言萬語,甚感欣慰,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真好。
撞樹後倒地仰望 覺得雪季或許終結於此 |
##
三月底終於又下雪了,
那天她們說要去花園試乘 K2 板,可是 K2 板實在沒有我的緣,
自己跑去 Gate2 晃晃,在 Gate 2 撿到大概20-30公分的鬆雪,
一趟一趟,覺得實在是太爽了,
滑行技術進步後的下半場都沒遇過一場好雪,直到這天。
阿簡聽到就跑過來了(笑)
那天在 Gate 2 看著一些矮灌木叢,納悶著這裡的植被應該是如何,
仔細一看靠居然是樹梢,這個積雪有沒有十公尺阿好可怕,
春天也要來了,那天和阿簡跑完最後一趟 Gate 2,
說著這個雪季應該不會再進去了,覺得春天來了,好怕雪崩。
於是下午跑了趟 Gate 7,拉到很左邊的一塊平台才回來,結束這天。
Gate 2 的碗公 三月中撿到這種雪況值得偷笑 |
##
講是這樣講,講是這樣講...
又是個睡飽飽才出門的日子,那天本來想練 carving,
走出巷口還遇到趕著打卡上班的小彤,認真上班好嗎?
結果覺得山頂雪況不錯,切到 annupuri 後看了山頂纜車站似乎不用爬很多,
猶豫了...猶豫了好一陣子,鼻子摸摸走上去進 Gate2。
我也是會害怕,不知道哪個時候雪崩會發生,
雪崩報告都警告不要進谷底了,越看越可怕,
但念在時間不早,加上前面有許多人滑過,還是就這麼一次吧。
靠!! 今天雪況真好!!!
除了一開始迎風面冰冰的,切一段後居然還有小腿肚的處女雪可滑,
再次感受到板尾傳來的力量,帶著速度一路漂浮下山,
所有 turn 都在掌控中,感覺真好。
不要下谷底,那切上右方稜線吧。
靠。稜線上雪況好好啊啊啊!!!!!
稜線坡度適中,樹林疏密適中,滑稜線真的好爽,
而且居然都這個時間了還沒人滑過,啊啊啊啊啊!!!
Gate 2的完美小支稜 放眼望去盡是可口的新雪
|
一趟一趟又一趟,第四趟。
我今天的狀況真的好到突破天際,每個彎都知道自己在幹麻,
覺得沒帶 gopro 太可惜了,當然也可能是沒有 gopro 所以可以專心滑。
於是毫不猶豫拿出手機來拍,覺得完全在掌控之中,沒有問題。
第四趟,純白的稜線多了四道雪痕,今天的狀況真的好到突破天際。
山頂纜車又停駛了,心中估算一下,可能下一趟去 gate7,
稜尾漸漸沒入谷地,準備回到方向不明顯的寬稜,
一個毫無難度的 toe side 居然轉不過去然後就撞樹了。
大概是肌肉累了,沒有別的原因,
知道自己即將撞上去,閃過頭與身體,大腿挨了一下。
動一動腳,太幸運了還可以動,
休息一下重上 binding,用後腳控制速度方向滑下山。
而那麼多電話,居然是先打給雪茵,
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帶著理所當然的驚慌,
既然還沒回國只有可能報憂,本人表示:我超害怕接起來不是你的聲音!!!
幸運的是骨頭沒事,就只是個肌肉挫傷,雖然很痛...=.=
醫生說休息幾天應該會自動好,不太痛就可以開始低強度滑行,
下午發廢文表示五十二個滑雪天,是覺得可能就這樣結束了,
儘管難免遺憾,可是今天真的不能再更好了,
就算雪季在此終結,我也是很開心,完美的雪季。
Gate 2 的完美小支稜 放眼望去盡是可口的新雪 |
##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第一晚覺得自己腳大概要一個月才會好,實在是有夠痛的,
醫生說休息幾天可以回到雪上低強度運動,應該是虎爛的吧,
結果第二天就可以撐著走路,第三天開始不用拐杖,第四天出門走走,第五天出門繞了一大圈。
第六天,重新回到雪上。
左腳還是會痛,無法用力,但右腳既然很健康當然可以怒滑guffy,
慶幸前陣子某天雪況很差,曾經偷練過整整兩天的guffy。
於是每天早上睡飽飽,然後搭車到 Annupuri 這邊來滑,
路線單純,坡度單純,練他個幾趟然後回家。
小彤說的 "Guffy就是自己當教練" 大概有抓到一點點感覺,
我的 guffy 倒是沒有一些壞習慣,但很不紮實,
主要是,大腦告訴身體把這個動作做出來就轉得過去,而不是想轉就轉過去,
畢竟還沒內化成身體的一部分,只能靠 mileage 解決。
每天都這樣曬著悠閒的春天,令人慵懶。
在 Annupuri 等公車的日常 |
離開那天羊蹄山神給了大好天氣,
還是有些感傷,有些惆悵,結束這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雪季。
用 guffy 和小彤一起滑了最後幾趟,我們明年再見。
離開那天羊蹄山賞臉 輕輕給了漂亮的離別一吻
|
後記:
回台灣六天後開始這個潛季,直接把滑雪的那些東西拋在腦後,
後來得知小彤也受傷了,是不ok的那種傷,
開刀,然後開始了復健的漫漫長路,要努力復健,我們下一季雪上見。
現在回頭來看,這段時間真的很美,
我想我會想念羊蹄山,想念攻頂的路,想念那些 Gate 們。
終究得與2018雪季說再見,就以一張戰爭迷霧來總結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