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能高單車越嶺

了卻一樁心事










在某個山齡尚淺的很久以前踢過一次能高東段,
腳底板起水泡,悶到乾脆換拖鞋,一路從奇萊保線所踢到龍澗發電廠,踢到快蒸發。

又是一段時間以後,突然意識到可以騎單車橫越這段路,
買下單避震車,開始練習騎車,
其實也不是沒機會去騎,只是就錯過了機會。

一次兩次三次好多次,直到年底突然有了衝動,便敲一敲人約了能高越嶺。
嘴泡了很久的小手,隨口問問就跟了的babyha,
三人常態地處於擺爛狀態,出發前一兩週終於認真地把他當一回事,然後出發。



##

出發前下了幾天雨,直到當天下午才停,
而,其實週末兩天鋒面南下,氣溫看來會接近0度。

本來打算睡在登山口。
三個人加司機睡福斯T5應該是和藹可親的,可惜彭大哥當天晚上有事,最終睡在廬山國小。


##

於是隔天早餐吃了熱騰騰的肉羹麵,雖然調味料重了點。
吃太飽騎起來很痛苦,所幸開始的路段坡度並不陡。

冰冷的空氣,潮濕的山陰,
放眼望去,高山公路上只有三台單車緩行著,
豪氣干雲地出發,如同向全世界宣告,能高我們來了!!




半小時之後就長這樣了......




本來打算低調進行,騎過登山口的時候盡量不答話,快速通過,

結果一進去發現根本低調不起來,所有的路人全部變成NPC,大家問的問題與稱讚都長得很像,
這實在不是我們的本意,你們不要再問問題了,我們要低調進行啊啊。

然後有偷偷聽到有人這樣講。
"他們騎車上來耶。"
"對阿,其實這段路騎車很危險,前幾年才掉一個下去。"
"那要不要去講一下阿?"

本來滿心期待他們會來講一下的,
"你知道這段路騎車很危險嗎?前幾年才掉一個下去耶。"
"知道阿,那你知道這段路這麼多年來,有更多的登山客出過事嗎?"

凡是遇到上坡就是推車,體力留著總是沒壞處,
雲海之前除外,說什麼也要騎上來衝線,三個人不約而同地抽車上雲海,面子重要。





雲海崩壁一定要做作一下的。





能高吊橋也一定要做作一下的。






##

抵達豪華山莊。

其實這次的裝備重點在體積,而非重量,
結果後來想想就直接訂餐了,十年來就奢侈這麼一次。
除了不能洗澡,天池山莊實在很接近簡易民宿,難怪很多人願意付大錢來當大爺,因為真的很爽。

然後有人從背包掏出濾掛式咖啡,
使用控流良好的"賽德克手沖壺"沖出來的咖啡,爽度 >> 即融。







晚上見識到山屋工作人員的神通廣大。
可以同一時間出近100人的菜,100人份的廚餘也才一小個臉盆,
熱騰騰的飯菜與湯,還是那句話,難怪有人願意花錢來當大爺。

為了低調進行故選在週五入山,其實人也不少,
約100個人同時在山屋吃飯,其實也還不算太擁擠,
據說元旦的山屋就爆炸了,還好沒見識到這種場面。


晚上調查明天早餐時間。

多數隊伍都會選擇去看日出,而這時節的日出大約六點半。
懶惰如我們當然不可能去看日出,但也得等到天亮才能出發。

"AA隊,三點半。"
"BB隊,三點半。"
"CC隊,三點半。"

我:五點。
莊主:我們只有三點半,要不然就是六點半。

=.=  那你是在調查身體健康的嗎.......

突然慶幸不是夏天來騎,不然兩點半就要起床這還得了。



##


早上低調出門。

身體還在將熱未熱之際,眼前便是一片平坦大道,
所有的推車,所有的扛車,都是為了這麼一小段主稜精華段。

天氣不好不壞,木瓜溪谷這次穿上雲海的面紗來相會,
今年又來了,照慣例總是要來看看,或許該認真算一下最常去的是天池還是黑森林。



能高鞍部一定要做作一下的。











##

接著便是要回2800的落差,一路越野而下,爽。

越野、下車、推車、扛車、做作、打嘴泡、飛出去、婊五百克。
如果我能提到什麼五百克,這一定是小手學長的功勞。

五甲崩山高繞點,推呀推呀推。





然後我們完成了。





此後數十公里一路下坡,林道從碎石泥土路,龜裂水泥路,鋪面水泥路,到最後的柏油路。


小爆了一胎,小小問題不影響下坡的興致。
最後晚上七點多回到花蓮車站,瞬間買了票絕塵而去。





##

影片。

主稜段還是要看影片,
尤其是最後斷成兩截的天長隧道,更是精彩萬分。










##

2020/04/10 更新

其實當時剪了一個十分鐘自爽版本,
覺得影片不適合太長,於是沒放上來,
然後就帶著五分鐘短版去尼泊爾,
看著手機裡面存的短版,越看越不是滋味,
想想五分鐘其實也很長了,應該是不會有人有耐心看完,
所以還是把十分鐘自爽版放上來。

懷念中央山脈主稜。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