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雪板與雪靴採購指南

話說開始被問到想買板買鞋的問題     先來張真。滑雪照







雪板

有鑑於其實問題都差不多,應該只有細節部份會有所出入,
於是想寫一篇解答常見疑惑的,同時非常主觀的雪板雪靴採購指南,
沒有一些"看你想滑什麼風格","其實都滑得動"這種官腔回答的採購指南好了。

想買雪板的初學者,可以先把滑行目標定為
「紅線把每個彎收好,做到大約十點鐘方向的early edge,鋼邊在彎的每一刻都在作用。」
以這個為目標,直接下個結論,重要性依照順序排列:

1. 買板子
2. 買漂亮的板子
3. 買 Camber 為主的 hybrid 板、或是 Flat 也可以
4. 中間硬度或中間偏軟都好
5. ture twin 或 directional twin 都好
6. 後續 


如果要說懶人包的話,各大廠推薦給新手的挑一張漂亮的買下去就好,結束這回合。



1. 
下面講一堆,重點是買就對了,
板子買了就會適合,而不是買適合自己的板子。
板子絕對不會「買錯」,就算買一張現在沒辦法駕馭的板子,那都不會有錯,因為是自己的板子。

自己的板子有非常多的好處,
你會習慣他,會去挖掘他的長處,去瞭解他的缺點,會去思考下一張板子該怎麼買。
實際去做,得到回饋以後反思,和思考了一大堆卻遲遲沒有行動,前者遠勝後者,行動永遠是正確的。

買板子大概只有一個很大的缺點,
租板子可以牽拖都是板子爛才滑不好,用自己的板子就沒有藉口,
這樣就不能當理由伯,很不方便。



2.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要買一張漂亮的板子,
自己一定要覺得這張板子很帥,很正,沒什麼比板子正點還重要了。
板子漂亮真的太重要了,帶一張人家都說很適合但是不漂亮的板子出門,滑起來士氣就很低落,
滑得好就算了,滑不好就會開始牽拖,拍照又不好看,不能接受。



3.
Camber 跟 Rocker 就像在光譜的兩端,
大致上來說,買哪一種都不好,所以才有 hybrid 的誕生,
雖然比較沒有個性,但也沒有明顯缺點,給新手用最好。

有一說 rocker 適合新手,原因是容錯度高,轉彎重心沒壓好還是救得回來。
這我並不認同,尤其想認真練習 Turn 的話。

動作不對板子不會給你懲罰,同樣地,動作對了板子也不會給你獎勵,
用偏 Camber 的板子,當動作做對了,板子會紮實地告訴你這個 turn 是好的。
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是所有學 turn 的新手最重要的事情,
有了好的基礎滑行,才有後面那些拍做作照的機會。

Flat 也是有點類似道理,各取一些彼此的優點與缺點,
所以用以 Camber 為主的 hybrid,或是都沒有弧度的 Flat,其實都好。



4.
當然是買個中間硬度的板子阿,沒個性就是好的個性,
中間偏軟也是ok,尤其是滑個幾天 S turn 順了以後,就會想要拍張帥照,
例如拉個板頭來個 ollie,然後發廢文,
所以板子當然不能太硬,不然板頭拉不起來帥度就不夠,
一拍再拍,拍了十次又摔了十次還沒有半張滿意的,對大家都不好。




5. 
這個應該也沒什麼需要解釋的,
板子大致分成 ture twin - directional twin - directional 三種等級,
directional先劃掉,那是設計給朝單一方向滑行用的,像鬆雪板。
ture twin 是為了進 park 往往需要 switch 滑行而這樣設計,
但 ture twin 做得到的,其實 directional twin 也做得到,
兩者並沒有差那麼多,反正以我們的技術也感受不出來,
一年也才滑那麼個幾天,不要想像自己的 switch 能有多好。

所以我覺得 directional twin 比 ture twin 好,
畢竟大家都沒能力滑 switch,可是偶爾還是會進鬆雪,directional twin 至少比較好滑一點。



6. 
所以下一張一定要買鬆雪板,去日本就是要滑鬆雪。

常見的問題是,教練請問滑鬆雪要怎麼進步?
小彤說,我是說小彤給的的官方回答是,
其實還是在於重心要壓對,力量要給得更溫柔。
礙於身份不能講幹話,愛惜羽毛的教練都只能給這種官方回答(笑)

我自己是覺得滑鬆雪要進步就是要買鬆雪板,你滑得爛一定是板子的問題,
我的 Rocker 板進鬆雪就是無腦滑,超浮,這還只是一塊普通 Rocker 板,
反觀 DOA 就是各種痛苦,想無腦滑就會被板子教訓,
所以我鬆雪滑不好一定是因為沒有鬆雪板的關係,都是板子的錯。

至於,買指向性高的板子(例如鬆雪板)還有個額外的好處,
就是在大家一起滑的時候,別人會覺得超邱,拍出來的照片也超邱,
反正別人也不知道事實是什麼,看起來很帥比較重要。





鞋子

鞋子最重要的是試穿,試穿就對了。

首先是雪襪,雪襪要穿薄一點,那種保暖的厚雪襪反而有礙操控,應該避免,
如果雪襪的牌子有推出lightweight / midweight,那穿lightweight的。
腳指頭最好稍微碰到,稍微彎曲,在沒有痛點的情況盡可能緊,越緊越好,
如果穿到後來一大一笑差半號,通常買小半號那雙不會有錯。
一般來說,會買雪靴的初學者應該滑過幾次雪了,理論上教練也會教怎麼適當地穿雪靴,
所以還是有不懂的就問你的教練,簡單明瞭。

雖然台灣的鞋子比較貴,但如果可以還是在台灣買比較好,
因為滑雪的每一分鐘都是錢堆出來的,出國玩不要浪費時間在買鞋子。
除非台灣買不到那也只好專程去雪具街買,而這是進階以後的問題,
我認為到那個時候也不是新手了,就不需要這篇文章的幫忙了。(並沒有,進階以後才是痛苦的開始)

懶人包是,買大廠牌聽起來比較潮的 speed lacing 系統的鞋子,就對了。
雪靴品牌像 Burton, Thirtytwo, Salomon 就還不錯,ride 也還 ok,
像是 DC, K2,或是 Northwave,就實在不得我緣。

中間硬度最好,中間稍稍偏硬>中間稍稍偏軟>中間偏軟。
用十分位來看10是最硬,1是最軟,就是5>6>4>3,
不過6跟4沒差那麼多,六四沒有什麼絕對好壞的差別,選合腳腳的為主。


雪靴綁帶形式主要分成三種,鞋帶、BOA、speed lacing。

鞋帶性能最好,最服貼,最可以自己調整,
可是綁鞋帶很累,反正我們技術沒那麼好滑不出差別,別買了。

BOA 最方便,可是穿的時候需要反覆來回壓脛骨確保綁緊,
總時間並沒有真的快那麼多,我認為那個只是「看起來」方便,實際上並沒有。

所以 speed lacing 就是妥協方案了,
其實很多雪具出租應該都是這種,日本一堆 Salomon 的出租鞋都是這種的。
我的 speed lacing 系統的 Burton 鞋子,穿起來比 BOA 還快,潮爽。
不過像 Northwave 這種 slow lacing 的就慘慘,穿起來還阿伯阿伯的,悽慘。


雖然我們講不要買 BOA,不過台灣不知道是消費者的習性還是怎樣,雪具店進了一堆 BOA,也是頗無奈,
只能說盡量去買 speed lacing 系統的鞋子,盡量盡量。



掰定就...沒什麼差,買價格跟雪靴同一個等級的就可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