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合歡武嶺下樓梯

打算利用年假後去爬個小山。




算一算其實也滿...麻煩的,只有兩個人交通總是麻煩,
出發前兩天嘴泡了好幾句,嘴泡到把腳踏車扛上豐客這件事,
兩人(隔著鍵盤)相視而笑,突然之間覺得這個有點吸引人。
總而言之就這樣成行了。



##

下班。火車。豐原。

那晚先領了菱角酥的號碼牌,刻意領了更後面一點的號碼,
去喝碗魚皮湯,再去喝了鳳梨冰,好久好久,

好久之後回來路過攤位剛剛好叫到我們手上的號碼,簡直不可思議。


與連萬棠見了面,再去接了人上山,
照慣例在清境停留休息,隨手點了杯珍珠牛奶抹茶,

這杯珍珠牛奶抹茶看起來超好喝的,實際上也真的是很好喝,
很難得覺得手搖飲料好喝,但這杯手搖飲料真的是令人讚賞,
尤其是三層分明的狀態,光看就覺得好喝了。







本來沒預期會有這麼好的天氣,能看到這麼遠還是相當愉快。






小風口,把單車停在某個路燈下,
兩顆大背包,兩顆輕裝簡便,開始走吧。







另外兩位有些不習慣這種的空氣稀薄,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反正時間多,是也不以為意。

乾脆挑了個平坦的地方煮起泡麵,真是滿世界奇觀的。







後來兩位決定折返了,
大概是不太習慣爬山的步伐吧,一些些殘念。

下午的這個時候還能有這種能見度,真的是該偷笑。










難得看到奇萊山向陽,想想似乎幾次經驗都是在秋冬。

在合歡北峰頂遇到一個滿...誇張的阿北,第一次遇到這種,留個紀錄。

幫拍登頂照這個也是滿ok的,
拍兩張,然後換個姿勢再拍,這個也還好,
下一步是叫我換直幅,再下一張叫我再近一點。

然後我就拒絕了。

"好吧你不想拍也沒關係,我還是有帶腳架....(whisper)"

其實滿爽的XD。






雖然沒有很常來合歡北,但也不算太少次,
重點是,居然還沒到過小溪營地。

上山前立為問會不會沒水阿,
看了看集水區,其實還真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

但印象中從來沒聽過沒水,
而從路上看到看天池的水位觀之,應該會有水...吧?
事實上也真的有水,
而且這樣小小的集水區可以產出穩定溪流,堪稱天生的美好。







然後就有人去拍做作照了。






在和雪主說了晚安後入夜。

晚餐史無前例地吃火鍋,
火鍋料都還ok,一輪以後的肥肉就相當可怕了,
整鍋湯都變成油湯,瞬間吃不下去...orz。
光想到要把湯喝掉就令人頭皮發麻,
心想還好有塑膠袋可以裝下山,結果隔壁說要喝完......(默)


晚上立為出門能量釋放,好一陣子沒回來,大概是去哪裡留戀夜色朦朧了,
想了想,為了以防被黃鼠狼偷襲,把該收的收好也跟出去晃晃,
看看月光照出來朦朧的南湖群峰,如此。

結果回帳篷就被黃鼠狼偷襲了,
忘記那鍋可怕的東西還有兩顆丸子,就被這小傢伙偷叼走,啊啊啊煩阿可惡,
本來想說過年期間這裡應該有點熱門,結果只有我們一頂孤單的帳篷,
防止黃鼠狼其實沒需要完全堅壁清野,只要比隔壁帳篷堅壁清野即可,
可惜沒有隔壁來當比較級,嗚嗚嗚...

(結果後來還是把那鍋喝掉了我自己都超佩服我們的...)






隔日。

沒睡很好,慵懶地起床,
東摸摸西摸摸,然後下山。







講是這樣講,看到那顆山頭很可口就上去了,
然後看到這顆山頭也很可口,也就上去了。







回頭俯視小溪營地,想想還真的是滿可口的,
從任何角度來說,小溪營地都是個非常棒的渡假地點,
連綿草坡,遠方的北一北二,對面的奇萊山,珍貴活水源,實在是沒什麼缺點了。









嗯嗯,還有遠方的梨山,
終於在最近這半年找到梨山機場的資訊與舊照片,
還是很感謝網路的神奇,可喜可賀。











然後下山。

在小風口把泡麵與瘦肉煮掉,多偷(吃)一點重量算一點,
光想到從合歡山莊上武嶺就頭痛,覺得還是採用不爽不要騎大法比較實在。









話雖如此後來還是硬著頭皮騎上去了,
遊客太多,還是騎上去的好。

這台老車在有生之年也是上了武嶺,留個紀念。






然後就決定上主峰了。

主峰硬得有點誇張,只好使用不爽不要騎大法,
沿路牽行而上(好啦只有我牽上去),
花了好一段時間來到主峰,可喜可賀。








然後便是要回三千公尺的落差。


一離開主峰就熱血滿點,
Gopro是戶外運動的好夥伴,拍下很多以前不可能拍下的畫面,
嚴格講起來大概只有一個缺點,時速會自動+5,

單車在主峰的車道飛奔而下,
其實路面碎石不少,背了顆大背包還是會擔心過彎的抓地力,
無奈被Gopro附身,還是少按了些煞車。

兩人刷隔壁公路車的卡而過,然後揚長而去。



回到台14甲又是另一番風景,
才一回神便上了7字頭,
後輪數次貼進了失控邊緣,心臟與專注此時只存在於下坡之中,
數次以後想想畢竟是在公路上,而且過幾天要出門滑雪...(瞬間恢復理智)
馬上鼻子摸摸回到常軌的騎法,我最喜歡保守了。



於是下山時做了個有趣的實驗,騎在中間。

在這段路汽車開不快,下坡的單車能輕易跟上車流,
只要能跟上車流就不要靠邊,這樣後方汽車也比較好判斷你的動向,
預判坡度變緩或是輕微爬坡便緩慢靠邊,讓後方車子能輕鬆超越。
大致上的想法是,只要給予後方車輛足夠的資訊,
他就能充分預測單車騎士接下來的路徑,所以就 不想/不需要 超你車了,
實作內容是基本到不行的取線與煞車,沒再更多。

而從昆陽一路到人止關也的確都是如此,
後方車輛也不超車,也不逼車,甚至只被一台車超車,
那是台重機,還是標準的直線路段從左側超車,
整段下坡給人的感覺太好,就像是夢想中那個友善的交通環境。

另外的趣事是,大概跟著前車過兩個彎就知道駕駛技術如何,
技術差就靠邊讓後面超車再跟上去,精準到幾乎不用思考,

我們的駕照從來不教油門與煞車,令人難過。







過人止關後便是另一番風景,
坡度變緩,增加踩踏輸出,還背著一顆大背包...
體能負擔還是比預期重了不少,

回到埔里畢竟是鬆了一口氣,接著便是內燃機的工作了。


而南投客運的服務阿北中氣十足地說:再見,歡迎下次再來我們埔里玩。

真是無限美好。






隔天。

敲了一支安打,吃了一個三振,
發生一次失誤,傳出一支內野安打,都是騎車害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